近日,我校21名优秀学子远赴南半球,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完成了为期1个月的暑期访学。作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实践,该项目通过“语言提升+学术赋能+文化解码”的立体化培养模式,为学子们搭建了高质量的国际交流和沉浸式国际教育体验平台,实现了语言应用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同步提升。

开营仪式上,毛利哈卡舞精彩上演。作为新西兰大地上跳动的古老脉搏,毛利文化以其瑰丽的艺术形式、厚重的传统底蕴与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为学子们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由此开启了为期1个月的学术赋能和文化解码之旅。

作为QS排名全球65的顶尖学府,奥克兰大学为我校学子定制了“双轨制”课程体系语言强化模块,以英语口语和语法写作为核心主线,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沉浸式英语工作坊,辅之奥克兰战争博物馆参观、英语演讲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环节,打破传统课堂边界。
课程学习主要通过小组讨论与展示汇报两种形式展开。小组讨论打破了传统的听讲式授课模式,学子们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伙伴用英语交流探讨,不仅提升了英语听说能力,还接触了多元文化视角,拓宽了国际视野,锻炼了跨文化沟通与协作能力。展示汇报则直接提升了学子们的英语口头表达与逻辑组织能力,锻炼了公众演讲时的自信心与应变力。同时,在准备内容的过程中,学子们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从容地适应了英语环境下的信息传递与互动。奥克兰大学项目负责人特别指出:“嘉大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展现的系统性思维令人印象深刻,这种互补性正是国际教育的价值所在。”


除了紧凑的课堂学习,学子们还尽情饱览了奥克兰的迷人风光。他们登上伊甸山,站在山顶,奥克兰的360度全景尽收眼底,城市景观与海港风光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在美丽的德文港,欣赏到天际线与海平面完美相连的绝妙景致。在怀欧塔普地热仙境,丰富的地热资源和各类奇特的地热景观宛如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旅游胜地,令人叹为观止。


在此次访学项目中,学子们不仅接受了系统的学术训练,还深入体验了新西兰的文化与生活。通过“学术赋能”,学子们的英语能力与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而“文化解码”则让他们开拓了国际视野,深刻理解了多元思维方式。这种立体化的培养模式,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开展期间,我校与奥克兰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这一重要合作标志着我校国际化办学战略取得重要进展,为师生搭建起通往南半球顶尖学府的学术桥梁。签约仪式上,两校代表均表示,将依托本次协议框架,共同开发更多高质量国际教育项目。

此次世界名校暑期访学项目的成功举办,是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体现。学校将继续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与交流,为更多学子提供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助力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连同学:在奥克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新西兰人的热情和友好。即使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他们也总是乐于提供帮助,让我完全没有感受到身处异国他乡的无助。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英语成为了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迫使我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区。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后来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在课堂上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交流,各种观点相互碰撞,激发了更多的思考和学习。这次访学不仅让我的英语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让我收获了温暖和成长。这段经历激励着我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努力,不断追求卓越。
邱同学:奥克兰的访学生活算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了。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在国外生活,第一次住寄宿家庭,第一次认识那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我一直认为,有意思的事情,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走出自己的城市和国家,参加各种有意思的活动,结识优秀的同龄人,开阔自己的眼界,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非常感谢奥大夏令营带给我的难忘经历,也更感谢那个始终热情、拥有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自己。
邓同学:在奥克兰的一个月时光里,我以ELA英语学习为日常锚点,沉浸式打磨语言能力。周末则奔赴城市各处,从地标景点到街角街巷,探索风土人情。这段旅程,让知识积累与城市探索交融,在英语提升的同时,也用脚步丈量奥克兰的独特魅力,收获成长与难忘的旅途碎片。
陶同学:在奥克兰大学访学的这一个月,像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课堂上,老师鼓励我们大胆表达,开放多元的氛围太让人着迷啦!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组队做项目,各种奇思妙想碰撞,逼着我跳出以前的思维小圈子,学会用更包容、更灵活的方式解决问题。生活中,新西兰人的热情就像小太阳,街头偶遇都会笑着打招呼。他们对自然的爱护也让我触动,垃圾分类超认真,徒步时谁都舍不得扔一片垃圾。这趟游学,不光让我学到知识,更让我打开了看世界的新视角,以后也想带着这份热忱,拥抱更多未知,使劲儿往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