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新闻频道

    网站首页 > 正文

    跨越亚欧的青春答卷:嘉兴大学匈牙利访学项目圆满收官

    近日,我校名学子圆满完成为期一个月匈牙利厄特沃什·罗兰大学暑期访学项目,带着跨文化学习的丰硕成果顺利回国。该项目通过语言强化、文化互鉴、工程实践三大模块,构建起中匈青年交流的立体化平台。

    项目首周的语言浸润课程创新采用“场景化教学”,学员们在模拟咖啡馆、城市导览等真实情境中提升英语应用能力。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趣味互动,学员们纷纷化身不同角色,用英语进行模拟对话,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口语能力。他们不仅掌握了实用的英语交流技巧,更在与外国友人的互动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第二周的文化和实践课程成为项目最大亮点。匈方教师通过钢琴工坊、骑士剑舞体验等特色课程,生动展现匈牙利文化精髓;我校学子则带来古筝演奏、书法演示等文化展演,促成两国青年共同完成双语手账创作。项目期间,学员们还参访了象征中匈友谊的匈塞铁路建设项目。从钢筋铁骨的建造原理到精益求精的施工细节,再到这条铁路未来勾勒出的经贸人文图景,指尖触碰的是大国工程的脉搏。

    第三周的自由选课为学员开启了一场追寻兴趣的奇妙之旅。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如“城市空间与多元文化”、“商业谈判”等,引领着同学们自由探索、尽情遨游。他们自主选择心仪的课程,让学习的每一步都与个人兴趣紧密相连。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员们不仅汲取了宝贵的专业知识养分,更在热爱的驱动下,实现了个人成长的华丽蜕变,收获了与众不同的成长体验。

    收官阶段的城市考察被学员们称为“行走的教科书”。匈牙利国会大厦豪华与历史的相互交织,布达佩斯中央市场百年文化的传承,多瑙河畔的夏日浪漫,学员们速写记录下这座“多瑙河明珠”的时空密码。这种立体化学习模式,让城市本身成为最生动的教材。

    嘉兴大学此次暑期匈牙利访学项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拓展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的宝贵平台,更为学校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正如学员张同学所言:“我们带走的不仅是证书,更是用中国视角理解世界的能力钥匙。”

    胡同学:短短一个月的时光,我把渔人堡的晨雾、布达城堡的落日都录成记忆的胶片。在罗兰大学的课堂上碰撞过思想,在多瑙河畔的咖啡馆里听懂过民谣,连街头电车驶过石板路的声响都刻进了日常。中铁参观的独特体验讲述着大国崛起和一带一路的传奇,和当地人不期而遇的闲谈享受交流的美好,坐在自由桥上望着多瑙河感受世界的繁华。这趟游学,是青春里最鲜活的注脚。

    应同学:指尖抚过塞切尼链桥石栏的微凉,渔人堡的晨雾与布达城堡的晚霞在记忆里交织。一个月虽短,但语言的突破、文化的共鸣、城市的脉动,却早已化作心底不散的暖意与望向世界的勇气。

    罗同学:看着自己在布达佩斯的一个月里,从畏畏缩缩独自上街到畅畅快快一个人公园夜跑锻炼;从吃不惯西餐到游刃有余烹饪中式料理;从形单影只到结识一个又一个的挚友,谈理想亦或者诉平常……我见识到文化的多样与包容,体会到友谊的可贵与短暂,渐渐地,我重塑了内心灿烂的远方,决心比以往更努力一点,朝着更璀璨的未来

    柳同学:在罗兰大学的一个月学习中,我收获到了满满的回忆。知识渊博且和蔼可亲的老师给予了我许多不一样的知识,友善开朗的当地居民让我感觉到了匈牙利的热情与友好。在这段旅程中我收获了满满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

    倪同学:这次匈牙利罗兰大学研学之旅让我收获了很多。从一开始的担忧到后来的逐渐适应,每周不同的课程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不同的知识,也逐渐开始大胆开口说英语。我们在自由桥边吹晚风,参观匈塞铁路、国家博物馆等等。很幸运能借这次研学去触摸更广阔的世界,认识不同的人,希望未来能走向更远的天地。






    联系方式

    地址: 浙江省嘉兴市广穹路899号
    邮编:314001 联系电话:0573-83640100
    版权所有 嘉兴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33620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9802000391号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
    嘉兴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